目標與宗旨

目標:
鼓勵青年閱讀和寫作,推廣文學
為香港文壇發掘新血,承繼本地創作傳統
出版青年作家的佳作,紀錄香港文學的發展

宗旨:
繼承一貫傳統,舉辦一年一度的徵文比賽,設賽前講座與展覽等活動,令文學更為普及。
藉大小講座激發青年創作意欲,同時培養其閱讀興趣,提高寫作能力,培育新一代年輕作家。
為青年與作家提供一個溝通的平台,迸發創作火花。
整理本會過去的文件紀錄和資料,上載至互聯網,並於講座時展出,讓大眾認識本會歷史,從而一窺香港文學的發展。
堅持推動文學作品的出版,印製「青年文學獎徵文比賽文集」,加強閱讀文學作品之風氣。
增加發表和出版作品的渠道,扶掖文學新人。
接受海內外以華文書寫之人士投稿,促進及提供機會予本地及其他地區作品的交流。

歷史

1972年,香港大學學生會為慶祝創校六十周年,舉辦大型活動「文化節」。「青年文學獎」( 下稱文獎 )乃文化節其中一個項目。文獎創立的宗旨,不是宣傳「反暴力」、「清潔香港」等口號,而是鼓勵青年創作。文獎初期提倡寫實文學,希望創作能反映社會現實,表達人生的體驗。八十年代中期之後,隨著文學觀的改變,文獎重點改為放在鼓勵創作上,對反映現實和純為藝術而創作的文學作品同樣鼓勵。縱然文獎創立初期提倡寫實文學,但文獎從來沒有規定參賽作品的題目和類型,讓參賽者擁抱更大的創作空間。

  

首屆比賽共有三百多篇來稿,評判從中選出了五篇得獎作品。至第二屆(即1973年),港大學生會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合辦。從此,徵文比賽由兩大合辦,加強了比賽的代表性。及後,比賽劃分了詩、散文、小說、劇本與報告文學五組,以鼓勵青少年創作一些重要但被忽略的文體。

  

在四十多年的歲月裏,文獎除了舉辦徵文比賽及出版文集外,還舉辦了文學講座、電影/步行籌款、文學營、文社及文學創作研習室等,為香港青年提供了不少文化藝術活動。文獎的資金及人力並非經常足夠,第四、十一、十五、十七、廿一及廿八屆之徵文比賽皆因此停辦。全賴各界(包括一眾參賽者、作家、贊助商和歷屆幹事)幫助與支持,文獎才得以將傳統延續,並發展成一個具規模的文學組織。

  

文獎不單是香港一年一度的文壇盛會,海外投稿亦十分踴躍,令徵文比賽更具生氣。青年文學獎協會踏入第四十七個年頭,邀請了更多本地院校學生參與協會工作,以期令協會發展更上一層。本會將繼續傳承使命,為文壇盡一分力。




本屆幹事會

第五十屆青年文學獎協會幹事

聯絡:<ylaa50th@gmail.com>

職銜姓名院校
主席林子慰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系 四年級
外務副主席敖穎斐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 四年級
內務副主席侯慧敏香港嶺南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三年級
財務秘書李智松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 三年級
外務秘書趙卓爾香港中文大學法律系 一年級
外務秘書杜美君香港大學文學士 三年級
外務秘書龐芷嵐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三年級
內務秘書黃心怡香港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 二年級
內務秘書鄒嘉莹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四年級
內務秘書林城光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系 三年級
出版秘書鍾宛諭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一年級
出版秘書黃子苡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科技系 四年級
公關秘書岑朗欣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創意媒體寫作 二年級
公關秘書傅志凱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 四年級

名譽顧問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教授、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衞炳江教授

資助機構

香港藝術發展局


贊助機構

Pierre Cardin Writing


贊助機構

fleursdeslettres


贊助機構

zihua


贊助機構

literhouse


贊助機構

liveliterhouse